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最美消息 > 日常提醒 >

2020年三伏天是什么时候?

2020-07-16 来源:互联网- 由[最美旅行网]整理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2020年的三伏天是什么时候呢?小编在这里告诉大家三伏天是什么时候,三伏天怎么计算,三伏天在饮食方面应该注意的问题,欢迎阅读。

2020三伏天时间表

初伏:2020年7月16日(农历五月二十六)——2020年7月25日(农历六月初五)

中伏:2020年7月26日(农历六月初六)——2020年8月14日(农历六月二十五)

末伏:2020年8月15日(农历六月二十六)——2020年8月24日(农历七月初六)

2020年的三伏天是40天(大多年份是30天)。

为什么三伏天的天数有长有短呢?按历法规定,夏至后的第3个庚日入初伏,第4个庚日入中伏,立秋后第1个庚日入末伏,合称“三伏”。一般来说,初伏、末伏固定为10天,而当夏至与立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因此,三伏天有了两个“版本”。实际上,“加长版”三伏天很常见,从1990年到2017年共出现了20次。

三伏天的日期计算方法如下:

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大暑之间,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旬至8月上旬间。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需要查历书计算,简单地可以用“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

初伏(头伏):夏至后第三个庚日(指干支纪日中带有“庚”字的日子)起到夏至后第四个庚日前一天。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入伏,作为初伏的第一天。

中伏( 二伏):夏至后第四个庚日起到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前一天。夏至后第四个庚日定为中伏开始的第一天。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如果是夏至后第五个庚日,则中伏为10天;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如果是夏至后第六个庚日,则中伏为20天。

末伏( 终伏 ):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起到立秋后第二个庚日前一天。立秋后第二个庚日定为出伏,即伏天结束。

2020年三伏天是什么时候

三伏天注意事项:

1、应注意饮水量:天热容易大量出汗,所以不可一次性喝过多的水。如大量饮水,水会随着汗液继续排出,这样血液中盐分会越来越少。吸水能力也随之降低。一些水分很快吸收到细胞组织里,人就会出现头晕,眼花,这就是“水中毒”。防止水中毒可多次饮水,每次少喝,也可以在水中加一点点盐。

2、注意补“钾”:由于天气炎热,人体出汗较多,大量出汗会带走体内矿物质,尤其是钾元素,更容易随汗液流失。人缺钾后悔引起头晕头痛、倦怠无力,食欲不振等症状,建议适量吃些富含钾的食物。蔬菜和水果都是钾最好的来源,如芒果、香蕉、草莓、菠菜、芹菜等。

3、吃些“苦味”食物:苦味食物具有清热解毒,提神醒脑,降气通便,消除疲劳的作用,尤其适合三伏天,消暑之用。食物中有苦瓜,莲子心等。

4、喝蔬果汁:蔬果汁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多种维生素以及铁、磷、钾、镁等矿物质成分,可以代偿人体内随汗液流失的营养素。另外,蔬果汁还可以清热解毒,活化细胞,增加肠胃功能,并能有效的对抗便秘。

5、饮食清淡:食清热去火的粥,三伏天可经常吃些绿豆粥,荷叶粥,藕片粥等具有清热解毒的药膳,可预防中暑,降火气,还能帮助身体排出毒素,养颜美容。

6、常吃些“鸭肉”:夏季比较炎热,人体内容易上火,而肉类,是高能量、高脂肪、因此,不主张多吃肥腻、厚味的肉类食物。但鸭肉例外,因为鸭肉性凉,即能清热,又能补虚。

7、避免戴金属首饰:夏季出汗较多,耳环,手镯,项链中都含有镍,铬等成分会溶于汗水中,渗入皮肤,从而引起皮肤过敏或皮炎。

“夏练三伏”好吗

俗语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这是古代长期养生修炼的经验总结。在大寒大暑中锻炼身体,可提高身体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所以古人认为养生修炼得到的人可以“不避寒暑,百毒不侵”。但是夏练三伏要辩证避开高温时段防中暑,医生提醒:这种锻炼方法对普通人不宜提倡,特别是年老体衰之人,或长时间生存于适宜温度环境的人和孩子,其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较低,所以,这些人在伏天中还是避暑气微妙。

三伏天的特点是温度高、湿度大、白昼时间长。在这种环境中,人会相对晚睡早起、休息时间减少;易出汗,会造成人体内部各种营养物质,特别是无机盐类的大量消耗;爱喝清凉饮料,食欲不振;活动减少、不能坚持锻炼身体。整个人的身体状况处于相对低下的水平,摄入减少而消耗增多,故不少人夏季体重下降。

但即使如此,也不适宜大量进补。因为夏季多食稀食饮品,胃消化液稀释,消化功能减退,此时进补,难以消化,还易引起消化不良、肠胃不畅。而且老百姓常用的补药多属性温热,夏季进食会引起上火。夏季汗多,代谢加快,进补的养分也多浪费。

尤其要注意的是:不要大量饮食冷饮,尤其是小孩。

2020年三伏天是什么时候

有关饮食冷饮等食品的问题,下面详细介绍:

三伏天哪些人不宜吃冰淇淋

1、6个月以内的婴儿,更应禁食冷饮。

2、月经期的女性过食冷饮,会引起盆腔脏器小血管收缩与痉挛,从而产生痛经乃至虚脱等现象,故宜少食。

3、老年人因消化道功能减退,对冷饮的耐受性有所降低,若食入大量冷饮,会引起消化功能紊乱,诱发胃肠疾病,故应少食或禁食。

4、患有急性肠胃炎慢性肠炎、十二脂肠溃疡等胃肠道疾病者,由于胃肠道粘膜受损,对寒冷的耐受性较低,故不宜过多进食冷饮。

5、心血管病患者大量冷饮经过食道和胃时,可引起邻近的冠状动脉收缩,能诱发心绞痛、高血压和心律紊乱。因此,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的病人,病情较重时应少食冷饮。

6、正在发汗的病人不论患什么病,因发热正在出汗时,均不宜食用冷饮。因为冷水进入胃中,可使体表小血管收缩,汗腺闭合,使发汗中止,对散热十分不利。

7、体制虚寒的慢性病人脾胃功能差,常喜温畏寒,食用大量冷饮可导致病情加重。

8、龋齿患者遇冷会引起牙痛,并可导致牙齿抗病力下降,易诱发其他牙病,故龋齿患者不宜多食冷饮。

三伏天吃冰淇淋要注意什么

1.避免一次性吃太多

一次性吃太多冷饮,会因为寒冷刺激引起胃肠道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导致胃肠道痉挛性收缩,引起腹痛和腹泻,还会冲淡胃液,影响消化和吸收,空腹时尤其要慎重。吃冷饮时应少量多次慢慢吃。

2.避免吃过凉的冰淇淋

注意避免吃过凉的冷饮,以免造成胃部痉挛。有些冷饮最好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再吃。

3.避免吃不新鲜、不卫生、不安全的冰淇淋

冰冻或冷藏状态下,细菌并非都被冻死了,只是繁殖被暂时抑制了。尤其对于一些含奶类、糖类,或是经过反复冷冻、放置时间比较长的冷饮,更加容易受到大肠杆菌等的污染。

4.选购雪糕、冰激凌等冷饮时,尽量到正规的商场或超市购买,注意看清保质期、生产日期、生产厂家名称、许可证、产品标准号及食品标签等,选择接近生产日期、有QS标志、配料表中标注的内容和产品名称一致、没有标明添加多种甜味剂、香精、色素、防腐剂等添加剂,还要注意包装完整、封口严密、不破损,形态上不变形、不软塌、不收缩,以及外表颜色不过于鲜艳等;如果是自制的冷饮,因为没有添加各种防腐剂等,更加要注意卫生,不可放置过久。

5.冰淇淋和热食不宜交替吃

如果交替吃,不但容易使牙齿受到刺激引发牙病,也可能引起消化功能紊乱。冷饮和热饮最好分开吃,间隔半个小时左右为宜。

6.饭前饭后少吃冰淇淋

饭前吃冷饮容易冲淡胃液,降低消化酶活性,影响消化吸收,干扰正常吃饭;饭后则可能加重胃的消化负担,边吃饭边吃冷饮同样容易引起消化功能减弱。所以,应尽量避免在吃饭前后吃冷饮。

7.剧烈运动后避免大量吃冰淇淋

剧烈运动后如果大量吃冷饮,容易引起腹痛、腹泻、声音沙哑、咳嗽等。剧烈运动后最好休息半小时后再少量慢慢吃冷饮。

8.大量出汗后最好选择含电解质的冰淇淋

夏天大量出汗后,人体容易丢失钠、钾、钙、镁等矿物质,水盐代谢紊乱时容易导致热痉挛(表现为肌肉疼痛或抽搐),这时可以适当选择一些淡盐水、运动饮料或果蔬汁等。

9.尽量少吃含酒精、大量糖分、高脂肪的冰淇淋

含酒精、大量糖分、高脂肪的冷饮不但可能使人体丢失更多的体液,也容易造成肥胖。建议夏天尽量少选择含酒精、大量糖分、高脂肪的冰啤、碳酸饮料、雪糕等,多选择含有丰富维生素、矿物质等的果蔬汁、绿豆汤等。

10.此外,夏天应养成不依赖冷饮,多用温水或凉开水代替冷饮的习惯,如冰箱里少储藏各种冰镇啤酒、雪糕、冰棍等,家里适时准备一些凉开水等。

一句话,我们可以在三伏天里适当吃一些冷饮,但是一定不要过量且。

附:

2019三伏天时间表

初伏:2019年7月12日(农历六月初十)——2019年7月21日(农历六月十九)

中伏:2019年7月22日(农历六月二十)——2019年8月10日(农历七月初十)

末伏:2019年8月11日(农历七月十一)——2019年8月20日(农历七月二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