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最美消息 > 传统文化 >

广东阳江三宝介绍

2019-12-09 来源:互联网- 由[最美旅行网]整理

广东省阳江市是一座美丽的沿海海滨城市,在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发展中,留下了璀璨光辉的物质财产,中国人喜欢用“三宝”来形容某地最有名的特产和特色,今天,就介绍一下“阳江市三宝”:阳江小刀、阳江漆器、阳江豆豉。

一、阳江小刀

小小刀剪,形成500亿产业群

广东阳江三宝介绍
阳江小刀

阳江刀剪历史悠久,名扬四海。五金刀剪产业是阳江市的支柱产业之一,经过建市30年以来的发展,已经形成产业链完整、产品种类丰富、具有规模化特色的500亿产业集群,在全国乃至全球五金刀剪行业领域都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力。

阳江刀剪历史悠久

阳江刀剪工艺与冶炼技术有关。据记载,春秋时代,阳江的先辈已在阳春马水等地炼铜,并制成铜刀在内的日用工具和物件。到宋朝时期,阳江多地产铁,出现了用铁制作的刀具。清朝同治年间,阳江县城打铁巷(现仍称打铁巷)附近一带集中了十数间打铁铺,打出的刀具锋利耐用,供不应求。早期的阳江刀具,以阳江老刀匠梁季芙、何全利生产的“季芙小刀”“何全利菜刀”最为出名,并推动了阳江制刀业的迅猛发展,阳江刀从此扬名四方。

1958年,阳江县地方国营小刀厂成立,后来相继成立二轻五金小刀厂、江城镇五金制品厂、江城小刀厂等一批五金刀剪生产企业。直至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阳江国营、集体刀剪企业逐渐衰落,长期以来培养的一大批刀剪技术骨干纷纷另起炉灶。在改革开放大潮中成长起来的“阳江十八子”“盛达刀具”等一批代表中国刀剪发展方向的名牌,更把“阳江小刀”的盛名推向世界。

历经三次跳跃式发展

上世纪90年代初期,欣逢国家鼓励私营经济发展的东风和出口订单大幅度增加的外贸环境,阳江五金刀剪产业经历了“三次跳跃”。从此,民营刀剪企业发展成为阳江刀剪制造业的主流。

第一次跳跃是1990年,从手工生产到半机械化生产。受国营小刀厂两台洋机器的启发,全市几十家五金企业全都由手工生产转变为半机械化生产。第二次跳跃是1997年,产品多样化,民营企业崛起。当时,市委市政府鼓励民营企业发展,加上台湾五金刀剪企业纷纷向阳江转移资本和技术,阳江五金刀剪企业技术创新节奏加快。第三次跳跃是2001年,阳江刀剪企业生产能力普遍增强。当时,国家放开了民营企业进出口经营权。到2005年,阳江拥有此权利的民营企业数量居广东省前列。

品牌众多名声远扬

 阳江被誉为“中国刀剪之都” 。阳江刀剪以其锋利、耐用、美观而享誉海内外,涌现出十八子、银鹰、永光、金辉、鸿丰、盛达等知名刀剪品牌。随着“中国小刀中心”“中国剪刀中心”“中国菜刀中心”“中国刀剪之都”等行业国字号品牌相继落户,大大提升了阳江五金刀剪在国内、国际的影响力。

讲起阳江小刀,其中不得不提“十八子”刀具。在上世纪90年代,对于很多外地人,或者来阳江旅游的游客,都有这么一种体验和感受:虽然对阳江不怎么熟悉,但却知道“十八子”和闸坡大角湾。时至今日,“十八子作”已成为国内外著名刀剪品牌,十八子集团也不断发展壮大,走在阳江刀剪行业的前列。

二、阳江漆艺

阳江朱漆好 留得岭南春

广东阳江三宝介绍
阳江漆艺

在阳东区雅韶镇雅白线一侧,阳江漆艺院常常飘出阵阵漆香,年长的漆艺大师和年轻的学徒们正在这里,专心打磨着一件件作品。来此参观的一拨拨游客,禁不住被这些做工精美的漆瓶、漆盒、漆画吸引……

漆艺名器传承百年

从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的朱漆木碗屈指算来,漆器已经伴随中国人走过7000多年。阳江于明末清初开始生产漆器,至今有300多年历史。

明清时期,阳江漆器已成为普通家庭的必备品,漆皮箱、漆皮枕头、漆花木屐、漆梳妆台、漆器暖水壶是当时嫁妆的五大件。据《阳江县志》记载,晚清时,阳江县的漆皮箱、漆皮枕已驰名中外,出现了“老义和”“广泰成”等著名漆器店。

鼎盛时期,阳江漆器从业人员达到400多人,月产数万件漆器。1958年,阳江县地方国营漆器工艺厂成立之后,阳江漆器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达到新高峰。1962年,时任文化部副部长田汉参观阳江漆器后,赋诗赞美:“静女心如发,名师手有神。阳江朱漆好,留得岭南春。”

阳江漆成就艺术巅峰

漆器产品的生产离不开涂料。阳江漆器工艺向来以生漆为主要涂料。生漆也叫大漆,以漆树树脂制成。生漆素有涂料之王的美誉,但我国生漆的产量远不能满足漆器生产需求,阳江漆艺师傅探索研制出代替生漆新涂料——“阳江漆”即腰果漆。

“阳江漆”研制成功后,阳江漆艺更加多姿多彩。绘彩工艺改变了过去多在黑色底上画上花鸟鱼虫,再用金色勾勒的老款式、老技法。同时,使用了新的技巧:罩金、镶嵌、推磨等,五彩缤纷,令人叫绝。漆器工艺品表面还采用螺钿、贝壳、玉石等装饰,显得雍容华贵,攀上新的艺术巅峰。

自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阳江漆艺漆画名家辈出。其中,以范俊、傅乃彬、陈奇积等最为出名。目前,一批漆艺新生代在成长。2011年5月,阳江漆器髹饰技艺项目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漆艺人的坚守与传承

由于传统手工制造皮胎、布胎漆器产品成本高,工序复杂,愿意从事漆艺行业的人日渐减少。随着各类原料制品的兴起,漆器作为日用品的功能逐渐丧失,传统产业不可避免面临淘汰的挑战。

为了抢救、保护和传承阳江漆器髹饰技艺项目,近年来,阳江市委市政府越来越重视保护阳江漆艺等传统特色文化。几年前,一批有识之士成立了阳江漆艺院,院内现有省级传承人3名、市级传承人5名,以及一批年富力强、能熟练掌握阳江传统漆艺核心技艺的漆艺工匠。他们组建了漆器产品专业设计团队,致力于研发阳江传统文化礼品、旅游纪念品等漆器产品。

三、阳江豆豉

飘香数百年的人间美味

广东阳江三宝介绍
豆豉生产车间
阳江三宝-豆豉
阳江豆豉

 豆豉蒸鱼、豆豉配白粥、豆豉炒瓜咸仔……阳江人的饮食里,少不了这一味佐料——阳江豆豉。不管做什么菜,添一小把豆豉,便能美味增香,化腐朽为神奇。

一段关于平冈窦氏的传说故事

关于阳江豆豉的起源,民间流传着一段凄美的故事。很久以前,平冈人王三德的老祖先娶窦氏为妻,生下一个儿子后就得病死了。剩下窦氏带着儿子,靠乞讨度日。一天,他们讨来许多煮熟的黑豆,舍不得吃完便把剩下的收藏在瓦罐里。一晃过了一个多月,黑豆发了一层厚厚的霉。日子太苦,窦氏不舍倒掉,洗干净,吃了点填肚子,剩下的重新放进瓦罐,撒了一把盐以免发霉。

又过了十几天,出远门乞讨归来,窦氏闻到一股奇异的香味,发现是瓦罐中的黑豆散发出来的,尝了尝香浓可口。此后,窦氏便用这种办法处理讨来的豆子。她去世以后,儿子把泡制熟豆的方法教给父老乡亲。为了纪念窦氏,乡亲们把这样制出的豆称为“窦氏豆”,后来简称“窦氏”。因为是豆制品,改名“豆豉”。

20余道传统工序形成独特风味

豉肉松化、乌黑油润、味道鲜甜、鲜香可口,阳江豆豉风味独特,其品牌挺立百年不倒,成为家喻户晓的调味佳品和食品加工的理想配料。

阳江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十分有利于阳江豆豉发酵。筛选黑豆,浸泡、蒸煮、冷却、制曲、洗曲、配料、发酵、晾晒、回油……阳江豆豉传统制作工艺流传了数百年,无论是过去手工制作,还是如今效率更高的机械化生产,颗颗豆豉均要经过 20余道工序、历时40多天制成,其发酵过程控制是风味特色形成的关键。阳江豆豉不仅是人们厨房餐桌常用的调味佐膳佳品,也是食品加工的理想原料。

华人多的地方就有阳江豆豉

豆豉存在多久,阳江人就吃了多久,也制作了多久。1954年以前,阳江豆豉仍是一家一户的个体作坊生产。 1954年,在合作社的基础上成立了阳江县地方国营豆豉厂。

上世纪60年代初,阳江县国营豆豉厂开展技术革新,对落后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技术进行改革,用蒸汽和动力机械代替手工,大大解放了生产力,生产效益不断提高。到1982年,已拥有半机械化的豆豉生产作业线,不仅产量提高了,产品质量也更加稳定。1983年,豆豉厂年产量达到1250吨,创历史新高。当年,阳江豆豉被评为全国轻工业优质产品。2012年,阳江豆(姜)豉又通过国家质检总局审批,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如今,阳江豆豉除了在本地销售外,还带着浓郁的香味走进全国大小城市,飘洋过海远销港澳、东南亚、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在海外,华人多的地方,基本能见到阳江豆豉。

相关链接:

阳江市沙扒镇沙扒湾景区

本文主要内容来源于阳江市政府官网,并经过最美旅行小编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