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邓州市习氏宗祠(祠堂)简介和门票、交通信息介绍
全国有很多祠堂,今天我们来一下位于河南省邓州市的习氏宗祠。习氏宗祠重修于2005年,2009年彻底竣工。
习氏宗祠位于十林镇习营村,是习姓家族祭祀先祖的活动场所。此地北依伏牛山,面迎卧龙岗,左襟湍河,右带朝水,九曲十八弯的堰子河,绕村前流向东南汇入湍河。
大殿为习氏先祖享殿,供奉习思敬公(习氏河南分支的先祖)画像,东侧为习仲勋纪念展,西侧为习氏历代名人展。
大殿后20米处为习思敬公赵老孺人合葬墓,墓高6米,周圆38米,墓前有清乾隆四十一年石碑一通。
1、习氏宗祠先祖简介介绍
习思敬是习氏宗族的先祖,一直生活在南阳地区。
清光绪八年(1882年),河南南阳一带在历经战乱兵患和连年干旱之后,又遇水涝和蝗虫灾害,加之沉重的粮钱税赋盘剥,乱虐并生,人心慌乱。饥民纷纷扶老携幼,背井离乡。习永盛也肩挑一双儿女,与身背行李的妻子张氏一道向西北逃难而去。他们经陕西丹凤、商县,翻过秦岭,沿途乞讨,终在富平县淡村附近的南堡子一个黎姓人家暂时栖息下来。这是习氏到陕西的历史。
现在习思敬之墓,仍坐落在习营村的西南隅。在习思敬墓的南边20米处,建有习氏祠堂。每当清明节,不断有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习姓后裔到习思敬墓前烧香祭祖,追思先人。
2、习氏宗祠介绍
习氏宗祠始建于何年不得知,于2005年重新修缮,2009年对外开放。
3、习敬思一支介绍
习思敬,该支习氏第六世祖习舜生有二子,长名习南池,次名习天池。习南池生有习纹杰、习纹伟二子,一直在新干县世居繁衍。习天池则有四子,依次名为:习思新、习思淦、习思乡、习思敬。明朝初期,中原一带因战争,人稀地荒,明政府将江西部分百姓迁往中原。四子习思敬迁到河南邓州(民国改为邓县)十林镇习营村。习营习氏祖碑记载了这一历史,后该地习氏尊习思敬为习氏始祖。习永生是习仲勋的爷爷,生有三子,次子习宗长得二子:习中凯、习中勋。习仲勋是邓州习营始祖习思敬的第十七代玄孙。
门票:
参观者不需要门票,凭身份证安检后进入。
注:
里面禁止拍照!禁止拍照!禁止拍照!
开放时间:全天
交通信息
从邓州汽车站进入交通路⇒新华中路⇒新华西路⇒S249⇒庙沟桥⇒S249⇒习氏宗祠
附:
习姓由来
“习姓,为中华姓氏之一,其渊源可追索到三千多年前的夏朝。那时有一个少习国,故址在今陕西省商洛地区丹凤县东南武关一带,因当地有少习山、少习关(战国时改为武关)而得名。少习国在春秋时被秦所灭,其王室子孙及国民逃散于各地。他们在新的居住地,以国为姓,顽强拼搏,繁衍生息,到了汉代,形成东阳和襄阳两个郡望。此后,习氏后裔又不断向外播迁,谋求发展。至今,至今,不完全统计,我国现在习姓总人口近19万人,主要分布于河南、陕西、湖北、江西、湖南、河北、云南等二十二个省市自治区的一百多个县市。”
最美旅行整理。
链接:

推荐阅读
- 湖北宣恩县七姊妹山[02-14]
- 湖北省恩施州宣恩县侗族风雨桥[02-14]
- 湖北省武汉市汉江江滩公园[11-23]
- 柬埔寨暹粒市吴哥窟古建筑群[11-18]
- 邯郸武安市长寿村旅游景区[11-13]
- 河北省邯郸武安市京娘湖风景区[11-13]
- 郑州密南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11-13]
- 云南省澄江市武纪小镇欢乐大世界[10-31]
- 湖北恩施州恩施市恩施大峡谷风景区[10-16]
- 黔东南州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0-02]
- 四川省阿坝州米亚罗风景区[08-05]
- 青岛市最好的海滩和浴场[12-24]
- 江苏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12-14]
- 石家庄市平山县西柏坡红色胜典景区[11-21]
- 石家庄赵县赵州桥景区[11-10]
- 定州市动物园[07-16]
- 山西五台山(佛教名山)风景区[06-30]
- 邯郸武安市古武当山风景区[05-01]
- 云南丽江的束河古镇风景区[01-15]
- 双柏县石碑山风景区[11-25]
点击排行
小编推荐
最新收录